《净心诫观法》界诠法师 宣讲(109)


《净心诫观法》109


    【何故不染三界?烦恼尽故,业不系故,不厌三界愍众生故,大慈悲故,求无为道故,欲自他利故,随顺大乘故】

  菩萨不染三界是因为他远离业、不造业,无业可受。不厌离三界是因为他怜悯众生为救度众生的缘故。


   【何故不住无为?摄正法故,摄众生故】

  菩萨不住无为,是把佛法的道理让它住在世间,他能够摄正法住无为。如果住无为,那么涅槃当中有一种叫做清净无为,清净无为他只是住在那里,但他不住在涅槃当中。


    【何故常处生死?利行同事故,本愿无尽故,而非生死业种尽故,得大自在入解脱海故】【是以不在此彼,不着中流,离於中边心不住边道。何以故?不守自性,法应尔故】

  菩萨也有生死,但是不像凡夫众生随业受生那种生死,他能够得大自在入解脱海,不随业流转。菩萨道本来就是如是,他不着于一切相,一切法。


  【常观四谛十二因缘生死苦聚,常起四弘誓愿建大丈夫志,常以四摄饶益众生,常修四无量心怨亲平等,常行六度自他利益,常修万德求无上菩提,为成十力无畏不共之法】

  他知道世间和出世间因果,十二因缘的顺和逆,顺是生死流,逆是出生死流,他能够常起四弘誓愿,立大夫志。

  “四摄”就是布施、同事、爱语、利行,观这四种饶益众生的行为,常修慈悲喜舍四心,视一切众生都是一样平等的,他都远离怨、恨、亲这种相,常行利益众生的事,为求佛道所具功德。


  【今唯略劝,广恐文繁,能依此诫名广大净心】

  这只是约略提一下,大乘经典比如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涅槃》、《般若》,都是劝导修大乘法的。行菩萨道的人应该要发心,在众生当中去积功累德,应该是如是。


   【偈曰:若发菩提心,动念起慈悲,求於无为道,身常处有为】

  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,他平时的心念都和慈悲有关,志求清净身常处在有为法,有为法就是世间生灭相。


    【四摄调众生,然可受三归,譬如大暗处,日轮放光晖】

  菩萨以布施同事爱语利行来调摄众生,调柔好了的让他们受三皈依。菩萨能够这样子,就象慧日放大光明驱散了黑暗。


    【自未脱诸苦,先当救艰危,无缘修四等,饶益与除衰】

  他自己没有完全离苦,那他在世间,他有这种悲怀到世间来度众生。他修无缘大悲,所谓无缘大悲,众生跟他无缘无故,没亲的,他都要去救度他,修四无量心,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


    【逢一百十苦,甘忍未曾瞋,亦不见苦相,又不见我身。身苦二空俱,忍法亦复然,诸苦及人法,三相灭随真】

  甘心受百种苦不生瞋心,不现苦相,这样的菩萨破了我执。菩萨才能够如是。灭苦,行苦苦苦坏苦都灭了,我、法俱空,离相得真实。


    【菩萨不住道,随逐利益行,常处於三界,救济苦众生。迷道令见道,无明令得明,慧手执金錍,决膜疗群盲】

  菩萨在三界中利益众生,为迷路人指引迷津,帮助无明的人重见光明,他手执利器,治愈众生的盲眼这是比喻。


  【灭者不永灭,生者不常生,生灭毕竟空,凡圣本来平】

  这是说菩萨不着于两边,不生不灭,不常不断,无灭相,亦无生相,生灭本来空,凡圣本自平等。


    【愿从今日后,乃成法界主,不起一欲心,贪染一切女】

  唯愿从今天一直到成佛,不起一念欲心,不贪染一切女人,因为女人是坏道的根本,所以说要远离,不要贪婪。


  【愿从今日后,乃至成佛道,於一切众生,不嫌不瞋恼】

  从今日起一直到成佛道,不瞋恼。


    【愿从今日后,乃至证真如,不起颠倒心,取著世六尘】

  从今日起到证真如,不取着于世间的六尘。


    【愿从今日后,乃至无为岸,不起攀援心,念诸恶觉观】

  从今日起直到到达无为彼岸,不起攀缘的心和恶觉观。


    【今发菩提心,生生超八难,弘誓要期已,道心勿退散】

  现今发起菩提心,不要在三涂八难当中受苦,成佛了道心也不要退散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

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

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
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

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

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
南无阿弥陀佛

南无阿弥陀佛

南无阿弥陀佛



阅读原文